01

示范区强化财政投入 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025年07月04日 手机济源网

本报讯(记者 张佩佩 通讯员 韩雪君)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维护人民健康、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今年7月1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》已实施8周年。近年来,济源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,强化财政投入保障,从多方面精准发力,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织密服务网络,守护群众健康。示范区将中医药发展纳入财政重点保障范围,通过“专项补助+政府债券”组合模式,建成投用济源市中医院新院区,新增中医床位300张;安排中医馆建设专项资金,实现12家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,可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,其中8家达到省级示范中医馆标准。

建强特色专科,健全扶持体系。示范区聚焦“专精特优”发展方向,财政每年安排中医院“重点学科和人才培养”补助资金,推动济源市中医院中风科(脑病)和肝胆脾胃科成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,推动康复科成为河南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(康复)中心,推动肾病专科和中医急诊专科成为省级重点建设专科,推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成为省级建设中心,切实提高了中医特色优势专科服务能力、急诊急救能力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。

培育人才矩阵,传承中医文化。示范区每年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,用于中医适宜技术、骨干人才培训等,支持中医药领域技术传承和青年接班人才培育,提升整体医师水平。目前济源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、青苗人才工程学员15人;参加岐黄工程培训3人、仲景书院国医班培训3人,中医药人才队伍焕发蓬勃生机。

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创新。示范区将进一步加快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,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,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水平及高效的中医药健康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