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

最美不过夕阳红 健康快乐度晚年 文/图 本报记者 牛曦阳 2018年10月17日 手机济源网

卫婷在照顾母亲

老人在市爱心敬老院里健身

老人们在唱戏

最美不过夕阳红,健康快乐度晚年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选择怎样的方式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。如何让老人生活得更舒适、更从容?近日,记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采访,发现目前济源主要有三种养老方式,分别是家庭养老、机构养老、社区养老。

家庭养老 儿女反哺

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,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。家庭养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,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。

做饭、给母亲喂饭、帮母亲翻身……10月16日,记者来到思礼镇北官桥村采访,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卫婷。当天,27岁的她不停地来往于厨房、卧室、客厅间,略显疲惫。

今年1月份,卫婷的母亲因为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,虽然捡回了一条命,但成了植物人。“我爸腿脚不好,还有心脏病,母亲又出现这种情况。如果将他们送去敬老院,一方面我会挂心,另一方面我的经济压力也会加大。所以,我辞去了原来的工作,找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,方便在家照顾父母。”卫婷说。

“父母把我养大,我为他们养老。我担心母亲孤独,所以每天都会陪她说话,给她读读新闻、讲讲身边发生的事。我知道母亲能听得见,希望有一天奇迹能够出现。”卫婷说,照顾植物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她每隔2个小时就要为母亲翻一次身,还要留心帮母亲清理大小便。虽然很辛苦,但有丈夫的帮助和鼓励,卫婷心里也是暖暖的。

“每天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,我既欣慰又心疼,欣慰的是女儿很孝顺、很懂事,把我和老伴照顾得很好,心疼的是我们拖累了女儿,让她生活得这样辛苦。”卫婷的父亲哽咽着说,“人到老年,最怕孤独。我觉得和家人在一起比较好。”

机构养老 方便省心

“宽老人心,养老人身,急老人想,报老人恩”“尊老为德,敬老为善,助老为乐,爱老为美”……10月15日,记者在市爱心敬老院里看到,处处都是爱老敬老的标语。该敬老院的环境很好,有假山、花草和各种健身器材。有的老人在聊天,有的老人在运动,有的老人在打电话。

张金凤是一名退休教师,今年75岁,8月份住进该敬老院。“为什么来这里养老呢?”记者问。“儿女工作比较忙,家里就剩我和老伴了,太冷请了。我习惯了学校的集体生活,不喜欢住在高楼里,想着敬老院里人多热闹,在敬老院养老还能减轻儿女的负担,所以决定住进这里。”张金凤说。

“有的人觉得,住在敬老院里的都是一些孤独的老人。这种想法是错误的。还有的人觉得,将父母送进敬老院是不孝顺的行为。我并不这样认为。住进敬老院之前,我住在女儿家,每天彻夜睡不着觉,心情郁闷,总是想哭,现在住进了敬老院,这些症状都消失了。”张金凤说,“在敬老院里养老,我觉得很幸福。孩子们也经常来看我,给我带点药、水果、生活用品等。”

“衣服有人洗、三餐不重样、卫生不用做……我什么事都不用操心。早晨起床后,我会在走廊上活动,吃完饭后,就找大家聊天、打牌,生活过得有滋有味。”张金凤说,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照顾周到,她会一直在这里住下去。

社区养老 丰富生活

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,以社区为依托,以老年人日间照料、生活护理、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,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,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。

10月15日,记者还没踏进北海街道花园社区,就听到了从社区里传来的戏曲声。记者走进一看,原来是一群戏曲爱好者在唱戏。63岁的张玉花性格开朗。她有2个女儿,都已经嫁人,家中只剩下她和老伴。

2011年,张玉花来到北海街道花园社区,加入了老年志愿服务队。“刚开始,我跟着大家学跳舞,后来因为身体原因退出了舞蹈队,负责活动组织、矛盾调解等工作。在老年志愿服务队,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,工作上得到了队友们的认可,每天过得十分充实。”张玉花说。

据了解,北海街道花园社区设有便民服务中心、社区综治服务中心、社区文体活动中心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、社区志愿服务中心。其中,老年志愿服务队从2011年至今,坚持以每周二、每周五统一集中,其余时间分散活动的方法,累计开展志愿服务5万小时以上。